无纺布袋订做电话15838231350爱因斯坦说:“关于’是什么’的知识无法打开‘应该是什么’的大门”。互联网时代,人们可以轻松地获取知识,但是这种信息的获取却与以思考、理智、判断为特点的“智识”相去甚远。如何探索人类世界的丰富性、又如何思忖生存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?这些都需要智慧的累积而不仅仅是“知识”的叠加。人文经典的深度阅读就是人类获取智慧的必经之路。本期中国阅读大讲坛邀请到了北京大学教授、历史学博士——王余光,他将回答各位读者们关于阅读经典的诸多问题,告诉大家应该如何挑选经典书目,又如何能从阅读经典中获取智慧、培养智识。 王余光 Q1 什么样的书才能称之为经典? 关于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,一般来说我们说一本经典,往往是说它是一部有价值的著作。但是这种价值的认定,每个人有不同的价值体系。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对价无纺布袋订做电话15838231350值体系定义了几个要素。第一,经典书目需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,有很多人读过它,这是它的一个要素。第二个方面,经典还应该具有时间性,经历过时间的检验。也就是说某些书,在某一个时段可能有影响力,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影响力在消退,或者说根本没有影响力了,因此需要有时间来检验它。也可以这样说,一本经典它需要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具有影响力,它才可以成为经典。第三个方面,我个人认为,经典的内容要具有广泛性,也就是说我们不再讨论那些专业经典,这些书往往只适合于少部分的专业人士来阅读。我这边讲的往往是指大众经典,要适合于大众来读它。我们今天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这些经典著作,比如说《诗经》《论语》。虽然也可以说它们是带有专业性的,但是更多的来讲,它是适合于大众阅读的。所以一本书无纺布袋订做电话15838231350要有这几个方面的要素,我个人认为,它就可以称之为经典。 Q2 数字媒体时代,很多人获取信息都是通过碎片化的阅读,科技的便利性逐渐替代深度思考。尊重文字,坚持严肃的阅读习惯,似乎已经成为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……您怎么看?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曾经有过很长时间的讨论,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了主流。但是我个人觉得,文献的载体的改变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次。我们过去是写在甲骨片上,写在竹笺上,然后再逐步地写在纸张上。 所以这种改变,一方面当然是科技发展的原因,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社会需求。今天我们还处在一个交替的时代,纸本读物并没有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,数字的阅读也并没有完全替代纸本阅读。在这样的一个交替的过程中,我们还不好判断,数字阅读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。从我本人来讲,我仍然主张年轻的无纺布袋订做电话15838231350读者或者说学生,仍然需要去阅读纸本,但是这并不排斥数字阅读。目前来讲,我们的课本还没有数字化,课本为什么不可以数字化?其实在十几年前我们国内就有一些公司已经做了这方面的探索,我也曾经参加过他们的研讨。但是显然大家发现,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。数字阅读,纸本阅读,哪个对学生的成长到底更有好处。至少在目前来讲,可能很多教师仍然认为,纸本的课本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好处。但是再过一段时间,有可能纸本阅读占的比例越来越小,绝大多数人都是数字阅读的。但我个人在想,纸本书在短期内是不可能消失掉的,那个时候大概读纸本书,就是一种贵族式的阅读了。数字化阅读,大概就是一种大众性的阅读了。就像今天我们的线装书,仍然还保留在图书馆里,保留在我们的藏书家家里,它不会消失。但是大多数书无纺布袋订做电话15838231350目由于时间久远,恐怕已经不适合于我们的阅读。所以这是一个很变动的一个时代,我们很难对未来做很快的预测。 Q3 着眼于自由人教育,而不仅仅是专业或技能知识的传授是通识教育的精髓,想请问您是如何看待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学的引进的? 新中国建立以后,中国的高等教育重视专业教育,不重视学生的通识教育。我们的通识教育是跟专业教育相对应而言的。比如北京大学过去就是文科跟理科两个科目的一所学校,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我们发现这种专科的学校,对本科生的教育是有缺陷的。我们太强调它的专业性了,不强调它的基础,或者说这种通识方面的培养。这个对学生的成长来讲,它的好处是有限的,乃至于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长久发展来讲,都是不利的。第二方面,我们的大学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专业教育,我无纺布袋订做电话15838231350们还要给他在专业之外的很多东西,比如说人生的目标、生活的幸福感、文化认同等等,这些都是做人的最基本的东西,过去这些东西都被我们的大学教育忽略掉了。 Q4 您能否为读者朋友们推荐一个包含中西方经典的权威书单? 我跟我的学生们做了一项工作,我们收集了一百种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关于经典的推荐书目。我们把这一百种推荐书目做了一个统计,目的是想统计某一本书在这一百个推荐书目里出现的次数。当时我们收集的是五十四种中国学者的推荐书目,和四十六种西方学者的推荐书目,当然主要是英语国家的,这受到语言的限制。我们认为被推荐的次数越多,就说明这本书越重要。我们发现,中国和西方推荐者们,他们推荐的西方著作次数最多的是莎士比亚,推荐的中国著作最多的是《诗经》。 我们后来在这个基础上,无纺布袋订做电话15838231350写了一本书叫《中国读者理想藏书》。我跟我的学生们在写这本书的时候,不带有自己的偏见。比如我们喜欢金庸,但金庸一直没出现。大家知道在那个时代,我们在写那本书的时候,金庸的知名度简直大的不得了。这一百个书目里面,没有一个人推荐金庸。就显然金庸还不能作为经典来进入。那么我们这一百个书目可以供大家参考,统计的结果是写在《中国读者理想藏书》这一本书上,希望在你去书店挑选经典书目的时候可以帮得到你。 首图云课堂,承包你的精神鱼塘! 本文根据中国阅读大讲坛 《阅读与经典同行》访谈内容整理编辑而成 北京故事广播《知识开讲》节目1月1日,8日,15日,连续3个周末播出以上内容。 【主讲人】 王余光 历史学博士、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成员 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
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