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上市这么大的事儿,也是要么都不来,一来就扎堆。
在《年营收超10亿,蒙牛是铁杆大客户,这家来自天津的印刷龙头要上市。它一年能赚多少钱?》中刚说过,最近有3家圈内企业开始了上市冲刺:鸿铭智能、宏裕包材和天津艺虹。
结果,又发现:还有两家圈内企业也提交了上市招股书。
其中,有一家是:北京荣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
荣大科技在圈外的名气要比圈内大得多,很多财经媒体称其为最牛打印店。这主要是因为:它几乎垄断了国内上市企业申报材料的打印业务,市场占有率在90%以上。
招股书显示,荣大科技成立于2014年。实际上,它创业的始点要早得多。
比如,在官网上,荣大科技表示:它有18年的行业经验。
三好同学扒了扒:2020年,荣大科技实现营收3.35亿元,净利润1.44亿元,净利润率高达43.06%。
如果这样的业绩全部来自快印,荣大科技毫无疑问将是国内最大数码印刷企业的有力竞争者,以及无可争议的国内最赚钱的数码印刷企业。
可惜的是:虽然以打印闻名,快印却并非荣大科技主要收入来源。
招股书显示,荣大科技共有三个业务板块:投行相关业务支持与服务、印务和智慧投行软件业务。
其中,投行相关业务支持与服务营收额最大,2020年为2.42亿元,占其总营收的72.34%;印务业务营业额为6245.86万元,占总营收的18.64%;智慧投行软件业务营业额为3020.31万元,占总营收的9.02%。
所谓的投行相关业务支持与服务包括申报文件制作、底稿整理、数据核对、投资项目规划咨询等,应该是由申报材料打印业务衍生出来的。
所以说,有最牛打印店之称的荣大科技,虽然早已不是典型的数码印刷企业,也还是值得咱们圈里人关注一下的。
荣大科技的事就聊到这里。接下来,三好同学要说的是另外一家企业:福建南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
赶上了风口的福建南王
福建南王想上市,三好同学早就知道。
2020年1月,还在新三板挂牌的福建南王,便向福建证监局提交了上市辅导备案材料并获受理。
经过近1年半时间的辅导,福建南王于6月10日披露了创业板上市招股书。
作为近年来在圈内名声鹊起的新生代企业,福建南王成立于2010年5月,历史并不算很长。
福建南王之所以引人关注,是因为它的产品很特别:以环保纸袋和食品包装为主。
前者主要应用于日常消费品和快速消费品,如:服装、鞋帽、休闲食品、餐饮、商超及百货、药店等,区别于已经过会的上海艾录所擅长的工业纸袋。
后者主要是餐饮行业需要的符合直接接触食品要求的纸质内包装。典型产品如:肯德基、麦当劳、华莱士等快餐店常用的汉堡盒、餐盘纸、纸桶、纸袋、纸杯、纸碗、纸吸管等。
近年来,随着以纸代塑政策的推行,不管是环保纸袋,还是以餐饮外卖为主的食品包装,都被圈内企业视为重要的风口。
而福建南王,显然是一家站到了风口上的企业。
2020年,福建南王来自环保纸袋产品的营收为4.68亿元,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56.10%;来自食品包装的营收为3.66亿元,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3.90%。
福建南王主营业务收入的产品结构(单位:万元)
同很多有资本梦想的企业一样,福建南王也得到了众多品牌客户的认可。
招股书显示,福建南王环保纸袋产品的主要终端用户包括:特步、以纯、鸿星尔克、安踏、奥康、优衣库、耐克、阿迪达斯、无印良品、COACH(蔻驰)、Uber Eats(优步外卖)、美团、喜茶、美心、来伊份、海底捞等,可谓星光熠熠。
食品包装的主要终端用户包括:肯德基、麦当劳、星巴克、华莱士、蜜雪冰城、九阳豆业、巴比食品、头号粥铺、永和大王等,同样十分耀眼。
从近3年来看,必胜食品和华莱士是南王科技最重要的两个大客户。
2020年,必胜食品为南王科技贡献营收1.78亿元,占其总营收的20.93%;华莱士贡献营收1.36亿元,占比16.06%。
其中,必胜食品是指必胜(上海)食品有限公司,隶属于百胜集团,主要为华东地区的肯德基、必胜客、必胜宅急送、东方既白等百胜集团旗下的餐饮品牌提供配送及食品加工服务。
华莱士则是一家从福建起家的企业。有资料显示:它是本土最大的西式快餐连锁企业。
此外,位列2020年第三大客户,为福建南王贡献营收7150.37万元的东京艺术,是优衣库的纸袋供应商。
位列第四的乐信贸易,是金拱门中国管理有限公司,也就是麦当劳中国的全资企业。
位列第五的猩米科技,则是喜茶公司的全资企业。
2020年,乐信贸易、猩米科技分别为福建南王贡献营收4692.49万元、2985.26万元。
福建南王前五大客户的情况
作为一家历史并不算很长的企业,福建南王的独特之处在于,它有极为清晰的资本目标:2010年5月成立,2016年5月完成股份制改造,2016年10月在新三板挂牌,2021年6月披露创业板招股书。
这或许与其董事长、实际控制人陈凯声的经历有关。
在创办南王科技前,陈凯声曾在上海紫丹印务有限公司工作了10余年时间。而紫丹印务属于圈内老牌上市公司紫江企业。
南王科技的硬实力
赶上了以纸代塑风口的南王科技,硬实力又如何呢?
今天换一种说法,先来看营收。
福建南王有公开财务数据可见始于2014年,那一年其营收为1.07亿元。按印刷圈的平均水准看,不算少,但也够不上大企业的标准。
不过,福建南王的增势相当惊人:2015年,同比增长58.98%,达到1.70亿元;2016年,增速降至12.42%,达到1.91亿元;2017年,再次提速,同比增长36.21%,达到2.60亿元。
福建南王真正的飞跃出现在2018年,营收同比增长97.19%,达到5.13亿元,一举迈入行业龙头企业的行列。
最近两年,福建南王高位续涨,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34.72%、22.66%,增量则分别达到1.78亿元、1.57亿元,相当于每年增长出一家中等体量的印刷厂。
2020年,福建南王的营收达到8.48亿元,比2014年增长693.22%。
福建南王的营收情况(单位:万元)
在营收增长的同时,福建南王的净利润同样一路飙升:2014年为449.73万元,2015年暴涨413.41%,一举达到2308.98万元。
随后两年,福建南王的净利润在2000多万元的量级暂时跌宕,2018年随着营收的跃升再度大涨,同比增长151.90%,达到5662.57万元。
最近两年,福建南王的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,分别为13.01%、3.21%。即便如此,2020年其净利润仍达到6604.64万元,比2014年增长1368.58%。
福建南王的净利润情况(单位:万元)
营收规模的大举扩张,盈利能力的快速提升,自然离不开资产投入的支撑。
2014年,福建南王的资产总额为1.74亿元;到2020年,达到8.74亿元,7年间增长了401.24%。
同期,其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(简称净资产)从1972.95万元增至5.67亿元,增长了2772.17%。
显而易见,福建南王的资产负债率快速下降:2014年末,高达88.68%;2020年,为35.15%,减少了53.53个百分点。
福建南王的资产情况(单位:万元)
福建南王的资产和营收规模,之所以增长这么快,除了其自身的投入和内涵式增长,还得益于一系列资本动作。
2015年,它进行了一次总额达9000万元的增资;2018年,通过增发股份的形式完成了对珠海中粤纸杯容器有限公司的并购;2019年,以现金685万元完成了对香河合益纸袋有限公司的并购。
此外,福建南王近年来还分别在合肥、唐山、武汉等地布局了工厂,并在东南亚投资成立了马来西亚南王。
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,福建南王的利润率在波动中有所下滑。
2014年,其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1.07%;2015年,升至28.70%。随后,在2016年升至近年来的高点29.38%。
自2017年以来,福建南王的毛利率在26%上下持稳,2020年为25.19%。
福建南王的利润率情况
同期,福建南王净利润率的相对高点,也出现在2015年和2016年两年,分别为13.58%、13.52%。
2017年,福建南王的净利润率降至8.63%;随后,反弹至2018年的11.03%;最近两年,则连续下滑,分别为9.25%、7.79%。
这就是福建南王的硬实力:7年时间内,资产总额增长了4倍多,净资产增长了近28倍,营收增长了近7倍,净利润增长了近14倍。
同期,其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有下滑迹象,但一年净赚6600多万,在印刷圈内已经算是相当可观,处于较高水平。
搞印刷钱通常是一分一厘赚出来的
福建南王一年6600多万元的净利润,是怎样赚出来的?招股书给出了其主要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情况。
2020年,福建南王共生产环保纸袋9.31亿个,销售9.17亿个,实现销售收入4.68亿元,平均售价为51.00元/百个,也就是每个5毛1分钱。
按照2020年7.79%的净利润率计算,福建南王每生产1个纸袋,可以净赚约4.03分。
同年,福建南王共生产食品包装35.57亿个,销售36.52亿个,实现销售收入3.66亿元,平均售价为10.02元/百个,也就是每个约1毛钱。
同样按7.79%的净利润率计算,福建南王每生产1个食品包装,可以净赚约7厘8毫。
南王科技主要产品产销情况
真是不算不知道,一算吓一跳。
各位老板花几百上千块去买件衣服、买双鞋,看着挺括漂亮的纸袋,一个其实只要几毛钱,印刷厂每卖出一个更是只赚几分钱。
至于,去吃个汉堡、喝杯咖啡,一个汉堡盒、一个纸杯通常只要一两毛钱,印刷厂赚到的净利润用分计都嫌大,只能用厘、毫来精算。
这让三好同学想起了圈里一位老板的抱怨。
在谈到高速喷墨印刷时,这位老板说:我们的利润都算到小数点后三四位了,还能赚啥钱?
高速喷墨印刷的利润算到小数点后三四位,并不难理解。
近一两年,随着高速喷墨印刷机装机量的快速增长,A4幅面黑白双面印刷的报价已经低至三四分钱。
假如按照10%-20%的利润率计算,净利润便只能以厘毫计。如果用元做计量单位,就会精确到小数点后三四位。
举个例子,某工厂黑白高速喷墨印刷的报价是双面印4分钱,净利润率是16%,则每印一张双面黑白产品,它可以净赚0.0064元。
如果只关注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的数字,这利润看上去确实低得有些可怜。
然而,问题的关键其实是:这家工厂一天能生产多少张这样的印刷品。
比如,有报道显示:某合版印刷企业高速喷墨印刷的生产效率可以达到8万面/小时,也就是1小时4万张双面。
按照每张净赚0.0064元计,每小时可以净赚256元,看上去还是不多。
再按每天工作12小时计,每天可以净赚3072元,这就有点可观了。
假如一年工作300天,净利润将达到92.16万元。
对单机投资额一两百万元的设备来说,能有这样的利润水平,是不是已经可以说:还不错了?
其实,搞印刷很多时候钱就是一分一厘赚出来的。
比如,主要做折叠彩盒,在包装领域赫赫有名的中荣印刷,2019年实现营收20.63亿元,净利润1.75亿元。
这样的业绩是怎样来的呢?招股书显示:2019年,中荣印刷的生产量为8.39亿印次。
如果不考虑产量与销量之间的微小差异,平均每印次可以创造利润0.2084元。
中荣印刷的主力印刷机以六色、七色对开机型为主,此外还有九色机,假设每印次都按照五色对开计,则每个16开印一色可以净赚5厘2毫多一点点。
实际上,对大多数追求批量的印刷细分市场来说,具体到A4或16开幅面,钱基本都是按厘毫计的。
那为什么高速喷墨印刷的利润,以元计价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三四位会引起更多感慨?
部分原因在于:数码印刷的单张利润原本处于较高水平,这是与既有数码印刷设备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特点紧密相连的。
而以工业化、规模化生产为主的高速喷墨印刷,在商业逻辑、单张利润上与传统印刷更为接近。对习惯了数码印刷高单张利润的老板来说,便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。
归根结底,是生产效率和商业模式的不同。
就说到这里。最后,还是祝各位老板好运吧。
版权所有,转载务必获取授权
精彩文章推荐:
年营收超10亿,蒙牛是铁杆大客户,这家来自天津的印刷龙头要上市。它一年能赚多少钱?
第十届北京印刷展曲终人散,高速喷墨印刷仍是最大亮点,但它是不是正在遭遇瓶颈?
二代接班成功率只有三成?印企青年企业家传承计划会给印刷企业传承带来哪些变化?
从设备制造到生态互联,长荣布局印刷产业链。9000张/小时,比肩世界最高速度的国产设备有多惊艳?